中國詩歌會,是中國20世紀30年代最大的詩歌組織和詩歌流派,是當今中國詩壇最強大的生力軍之一。
中國詩歌會于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,由左聯詩歌組發起,發起人為穆木天、楊騷、盧森堡(任鈞)、蒲風(黃浦芳)等。1935年組織詩人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,于抗日前夕停止了組織活動。2010年11月6日創復,英文名稱:CHINESE POETRY ASSOCIATION,香港登記證號碼:51019113-002。
中國詩歌會任務:“研究詩歌理論,制作詩歌作品,介紹和努力于詩歌的大眾化”;理念: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手法,緊緊“捉住現實”,大力提倡、踐行詩歌大眾化,“使我們的詩歌成為大眾歌調”,“藉著普遍的歌、謠、時調諸類的形態,接受它們普及、通俗朗讀、諷誦的長處,引渡到未來的詩歌”。這些關于新詩創作的主張和實踐,得到了魯迅、郭沫若、茅盾等人的關心和支持。在新時期,中國詩歌會以“我寫詩,我快樂;愛詩歌,愛生活”為口號,以為詩人和詩歌正名、踐行和推廣快樂詩歌、重塑山水情懷為詩歌追求,繼承并堅守現實主義創作手法,融合時代精神,以“兩多三化兩推廣”(活動多、現場多、大眾化、網絡化、音樂化、文化視角推廣詩歌、多媒介推廣詩歌)為特色,建立健全“兩讓兩著力”(“讓詩人成為旅行家,讓旅行家成為詩人”、“著力造就一批詩人旅行家,著力造就一批詩人美食家”)常態化運行機制,努力打造中國山水詩派、中國鄉土田園詩派和中國草原詩派,成績斐然、碩果累累,實現了持續健康、高層次、跨越式的創新發展。
上世紀三十年代,中國詩歌會除上海總會外,還在北平、廣州、青島及日本東京等地建立了分會;現在,中國詩歌會已在安徽、北京、重慶、福建、甘肅、廣東、廣西、貴州、河北、河南、黑龍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吉林、江蘇、江西、遼寧、內蒙古、寧夏、青海、山東、陜西、上海、天津、西藏、新疆、云南、浙江以及澳大利亞、加拿大、美國、西班牙、英國等域內建立了分會。1933年2月,中國詩歌會創辦會刊《新詩歌》,涌現出殷夫、白曙、杜淡(竇隱夫)、王亞平、溫流、柳倩、關露、辛勞、洪道、蘇夫等一大批優秀詩人。中國詩歌會創復之后,已成功推出《新詩歌》300余期(其中,紙刊80余期)、《中國詩選刊》300余期(其中,紙刊80余期),并創辦了分會會刊《香格里拉詩刊》、《鴻雁》、《藏地詩刊》、《彩云之南文學》、《寧夏川文學》、《帕米爾詩刊》、《貴州詩風》、《青海湖詩潮》、《隴右文學》、《興安嶺文學》、《上海詩歌》、《魯詩》、《壯鄉詩刊》,推介了海內外數以萬計的詩人和詩歌愛好者。
到目前為止,中國詩歌會已成功舉辦線上詩歌文學藝術活動數百場,在全國各地成功舉辦北海文藝沙龍、大唐詩歌節、帶著詩歌去旅行、帶著文藝去旅行、帶著文藝去旅行聯歡晚會、風雅頌詩歌沙龍、鳳凰與白狼文學藝術沙龍、紅高粱筆會、紅高粱詩會、紅高粱作家論壇、李清照詩詞藝術節、詩意的行走、詩與歌朗誦演唱會、唐風宋韻●詩行天下、網絡時代詩歌大展、網絡時代詩歌節、新詩百年峰會、中國草原詩會、中國風雅頌詩歌頌讀節、中國蒹葭愛情詩歌論壇、中國昆侖詩會、中國昆侖作家論壇、中國明星詩會、中國山海詩會、中國山水詩派且行且吟詩會、中國山水詩人論壇、中國詩歌會朗誦演唱會、中國詩歌會年會、中國詩歌展、中國詩人采風行、中國詩人大會、中國詩人峰會、中國詩人旅行家論壇、中國詩人與詩研討會、中國詩文研討會、中國鄉土田園詩人論壇、中國作家詩人采風行、中國作家詩人論壇、中外詩歌大展、作家與詩人聯歡會等一系列現場詩歌文學藝術活動百余場,線下聯誼海內外詩友數千人,在當代詩壇產生了巨大影響。
今后,中國詩歌會將繼續努力打造中國詩歌會網、《中國詩選刊》、《新詩歌》等平臺,進一步提升書刊及網絡推介展示、線上和現場活動舉辦交流等方面的質量和水平,進一步團結旗下越來越多的詩人和詩歌愛好者,進一步放大公益事項的組織、參與力度和影響力,與時俱進、銳意進取、創新發展,與詩人們同在同行!
網站:中國詩歌會網http://www.82aaaa.com。
郵箱:《中國詩選刊》zgsxk@163.com、zhongguoshixuankan@163.com、zgsxk@126.com;《新詩歌》newpoetry@163.com;中國詩歌會會員、簽約詩人申請cpa1932@163.com、cpa1932@126.com。
微信公眾號名稱:中國詩選刊;微信號:CPA193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