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《新詩歌》雜志從總第75期始改為雙月刊,刊稿贈刊
《新詩歌》,系中國詩歌會機關刊物之一,2010年11月創復,英文名:NEW POETRY,從總第72期始改為紙刊,從總第75期始改為雙月刊,刊稿贈刊。
投稿方向:中國詩歌會網(http://www.82aaaa.com/)。
中國詩歌會,是中國20世紀30年代最大的詩歌組織和詩歌流派,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,由左聯詩歌組發起,發起人為穆木天、楊騷、盧森堡(任鈞)、蒲風(黃浦芳)等。任務:“研究詩歌理論,制作詩歌作品,介紹和努力于詩歌的大眾化”。除上海總會外,還在北平、廣州、青島及日本東京等地建立了分會。1933年2月,創辦機關刊物《新詩歌》,各分會也大多辦有刊物,涌現出王亞平、溫流等一大批優秀詩人。理念: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手法,緊緊“捉住現實”;大力提倡、踐行詩歌大眾化,“使我們的詩歌成為大眾歌調”;“藉著普遍的歌、謠、時調諸類的形態,接受它們普及、通俗朗讀、諷誦的長處,引渡到未來的詩歌”。這些關于新詩創作的主張和實踐,得到了魯迅、郭沫若、茅盾等人的關心和支持。在1935年提出“國防詩歌”理念,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,于1937年出版“國防詩歌叢書”。抗日戰爭前夕,停止了組織活動。為更好地推動中國詩歌的繁榮與發展,增強中國詩人間的聯誼與交流,汲取、弘揚中國詩歌會優秀的詩歌創作理念,我們于2010年11月6日創復中國詩歌會,隸屬于我們于2010年8月創立的世界詩人協會(英文名稱:WORLD POETS ASSOCIATION,香港登記證號碼:51019113-001)。2014年8月,中國詩歌會從世界詩人協會旗下獨立,在香港成功注冊(英文名稱:CHINESE POETRY ASSOCIATION,香港登記證號碼:51019113-002),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。建立了分支機構,已在美國、浙江等域內建立分會。中國詩歌會在第一、第二屆理事會的領導下,推出《新詩歌》電子雜志至總第71期,從總第72期始改為紙刊,從總第75期始改為雙月刊,刊稿贈刊;繼續出版《中國詩選刊》至總第79期;創設運作了孔子詩歌獎、新詩人獎、網絡時代詩歌獎、中國詩歌大賽、新詩歌獎、中國詩文獎、中國短詩大賽、毓榕詩歌獎等獎項和賽事;舉辦了小詩運動、網絡時代十大知名詩人、十大金榜詩歌、尋找最美詩歌、尋找最美詩人、中國詩人秀、中國詩人訪談等線上詩歌文學藝術活動,以及詩人節(國際詩人節)、中國詩人大會、網絡時代詩歌大展、中國詩人峰會、中國詩人采風行、紅高粱詩會、中國作家詩人采風行、中國作家詩人論壇、北海文藝沙龍等現場詩歌文學藝術活動,在當代詩壇產生了巨大影響。在新時期,中國詩歌會以“我寫詩,我快樂;愛詩歌,愛生活”為口號,以為詩人和詩歌正名、踐行和推廣快樂詩歌為詩歌追求,繼承并堅守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,融合時代精神,以大眾化、網絡化、多樣化、音樂化、多媒介化等為特色,努力打造中國詩歌會網、《中國詩選刊》、《新詩歌》等平臺,與時俱進,銳意進取,創新發展,與詩人們同在同行! |
|